133職教網(wǎng):包含各種考證等職教知識

網(wǎng)站首頁

您的位置:首頁 學歷類成考(專升本) → 2023年10月06日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藝術概論》

2023年10月06日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藝術概論》

2023/10/06 作者:匿名 來源:本站整理

2023年成考專升本每日一練《藝術概論》10月6日專為備考2023年藝術概論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戲劇的基本是() ?

  • A:劇本
  • B:導演
  • C:演員行動
  • D:觀眾

答 案:C

解 析:戲劇藝術是指以舞臺演出為表現(xiàn)形式,由演員扮演角色,為觀眾現(xiàn)場展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藝術樣式,戲劇以演員的動作和聲音為基礎,以舞臺美術、音響、服裝、化妝、道具等多種技術手段為重要構成要素。

2、籍里科的油畫《梅杜薩之筏》所屬的繪畫風格是() ?

  • A:浪漫主義
  • B:現(xiàn)實主義
  • C:古典主義
  • D:現(xiàn)代主義

答 案:A

解 析:《梅杜薩之筏》是法國畫家泰奧多爾·籍里科于1819 年創(chuàng)作的油畫。畫家以金字塔形的構圖,把事件定格在筏上僅存者發(fā)現(xiàn)天邊船影時的剎那景象,刻畫了遇難者的饑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種情狀,畫面充滿了令人窒息的悲劇氣氛,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先河。

3、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名為

  • A:《英雄》
  • B:《命運》
  • C:《合唱》
  • D:《田園》

答 案:C

主觀題

1、繪畫藝術:《洛神賦圖》

答 案:《洛神賦圖》是東晉顧愷之根據(jù)漢魏曹植的《洛神賦》所創(chuàng)作的繪畫作品?!堵迳褓x圖》描寫了曹植對洛水女神的愛慕,終因人神路隔而無奈分離的故事。畫家選擇的是曹植與洛神相逢、洛神無奈離去,以及曹植撥開眾侍見到洛神的那一瞬間的局部描繪,以情節(jié)化表述反映了主人公相遇時歡樂及分離時哀怨的情調。畫面中,主要人物曹植較其余人物高大,描繪也較精細;眾侍則目光呆滯,成為畫面主要人物的陪襯。在洛神無奈離去的一段中,文魚,玉鸞等神物環(huán)繞云車,動態(tài)不一,而洛神則寂神幽思,萬般無奈。在動與靜、鬧與寧的對比中,烘托出主人公分外寂寞的心情,以及神人殊隔、不能接近的惆悵。

2、戲曲藝術:《長生殿》 ?

答 案:清代戲曲家洪異的代表作。全劇分上、下兩部,共五十出,描寫了唐明皇與楊貴妃之間凄美哀婉的愛情悲劇。楊玉環(huán)被冊封為貴妃后驕奢放縱,排除異已,李隆基則淫逸無度,不理朝政。后來,安祿山謀反,倉促間唐軍無力抵抗,李隆基只好攜楊玉環(huán)奔蜀。行至馬鬼驛,六軍不發(fā),殺死楊國忠,逼死楊玉環(huán)。平亂之后,李隆基返回長安,日夜思念楊玉環(huán),派道士尋覓貴妃鬼魂,最后在嫦娥的幫助下終于在月宮團圓。《長生殿》以抒情的筆調,把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同廣泛深刻的社會矛盾有機地結合起來,并以具有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宏偉的場面和優(yōu)美的曲調,把古典戲曲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3、繪畫藝術:達芬奇《最后的晚餐》 ?

答 案:《最后的晚餐》是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著名畫家達·芬奇的代表作品。達·芬奇在此畫中一反文藝復興早期對這口題材的傳統(tǒng)處理方式,取消了猶大獨處的位置,把他置身于眾門徒之中,而且所有的人物頭上都未畫光環(huán)。達·芬奇根據(jù)十二個門徒不同的表情、姿態(tài)、手勢等,真實、生動地刻畫了他們復雜的心理狀態(tài),而基督則異常沉靜、安詳.在構圖上,十二門徒被明確地分為四組,對稱地分列基督兩側,形成了一個穿插變化又相互統(tǒng)一的整體。畫面所有人物的姿態(tài)、表情都集中在基督身上,建筑物的透視線也最終以基督為焦點,由此,基督成為統(tǒng)領全局的中心人物達·芬奇將猶大列于眾人之中,又利用實際光源將其分開,充分體現(xiàn)了畫家用光的技巧與能力。

論述題

1、分析藝術傳播的主要方式及其特點。 ?

答 案:藝術傳播的方式有很多種。歷史上先后出現(xiàn)口頭傳播、文字傳播、印刷傳播和網(wǎng)絡傳播等方式 在現(xiàn)代社會中藝術傳播的主要方式有:(1)現(xiàn)場表演傳播方式,是指傳播者與受傳者面對面進行藝術信息傳播的方式,具有溝通直接、手段多樣、反饋及時、互動性強等特點。(2)展覽性傳播方式,是指在一定的場所陳列藝術作品,供觀眾直接接受藝術信息的傳播方式。(3)大眾傳播方式,是指專業(yè)化的媒介組織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進行大規(guī)模藝術信息傳播活動的方式,主要包括報刊、廣播、影視、網(wǎng)絡等。

2、聯(lián)系實際說明藝術風格、藝術流派、藝術思潮的相互聯(lián)系與區(qū)別 ?

答 案:(1)藝術風格就是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個性與藝術作品的形式情境交作用所呈現(xiàn)出的相對穩(wěn)定的整體性藝術特色。風格是藝術家創(chuàng)作個性成熟的標志,也是一部作品達到較高藝術水準的標準。風格既包括藝術家個人的風格,也包括流派風格、時代風格、民族風格等。藝術風格具有繼承與獨創(chuàng)、穩(wěn)定與漸變、多樣與同一的特性。 (2)藝術流派是指思想傾向、審美觀念、藝術趣味、創(chuàng)作風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藝術家所形成的藝術派別。藝術流派的形成大致有三種情況:第一種是自覺形成的,有一定的組織形式和共同的藝術主張;第二種是不自覺形成的,僅僅因為創(chuàng)作風格、類型的相近而呈現(xiàn)流派特征;第三種是由他人將其歸納為特定流派。 (3)藝術思潮是指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會思潮和哲學思潮的影響,藝術領域所出現(xiàn)的具有較大影響的思想潮流和創(chuàng)作傾向。 (4)藝術風格、藝術思潮與藝術流派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又存在著明顯的區(qū)別。藝術流派是藝術風格相近或相似的創(chuàng)作主體的群體表現(xiàn)。。藝術思潮常常包容一個時期內多個藝術門類中多個流派的藝術主張。以現(xiàn)代主義為例,作為一種藝術思源,它興起于 20 世紀初,落于 20 世紀 50 年代,延伸至。其間生成了來主義、達達主義、表現(xiàn)主義、超現(xiàn)實主義、立體主義、抽象主義、后期象征主義、意象主義、荒誕派等多種藝術流派,形成了多種藝術風格。其中有的藝術流派還可以分出更細的藝術流派。

3、論述藝術鑒賞的性質和主體能動性 ?

答 案:藝術鑒賞是一種以藝術作品為對象、以受眾為主體的欣賞活動,是接受者在審美經(jīng)驗的基礎上對藝術作品的價值、屬性的主動選擇、吸納和揚棄。它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再創(chuàng)造活動。 藝術鑒賞的主體能動性表現(xiàn)在四個方面: (1)對藝術作品審美娛樂屬性的享用。一般人進行藝術鑒賞的最直接目的就是獲得娛樂享受。 (2)對藝術作品審美認知屬性的認知。指鑒賞者從自身的關注點出發(fā),可以獲取有關藝術的專業(yè)知識,或者對作品所表現(xiàn)的自然和社會產(chǎn)生一定的了解。 (3)對藝術作品文化價值的闡釋。有一定文化修養(yǎng)的鑒賞者能夠發(fā)現(xiàn)和判斷藝術作品是否具有深層文化價值。 (4)對藝術作品形象或意境的再創(chuàng)造。藝術鑒賞的過程實際上是鑒賞者根據(jù)自己的生活閱歷、審美經(jīng)驗對作品中的形象或意境進行再加工創(chuàng)造的過程。

簡答題

1、簡述藝術批評的基本類型及其含義

答 案:藝術批評有多種類型,主要有以下4種:(1)社會歷史批評,立足于社會生活與歷史進程,強調以客觀的視角評價藝術,關注藝術作品反映社會歷史的真實度及其發(fā)展動因,并以此作為評價藝術作品價值的重要標準。(2)心理學批評,強調從藝術活動主體的心理及其藝術作品中表現(xiàn)的精神世界切入,展開藝術批評。
(3)文本批評,認為藝術作品是一個自足的整體,其內容與形式的意蘊需要從文本中尋求。
(4)接受批評,強調從接受者的角度研究藝術活動,認為受眾的接受過程才是藝術研究的中心所在。

網(wǎng)友評論

0
發(fā)表評論

您的評論需要經(jīng)過審核才能顯示

精彩評論

最新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