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綜合知識》6月24日專為備考2023年綜合知識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判斷題
1、記者可以就爭議性的新聞或與公共政策節(jié)目有關的報道發(fā)表個人觀點。
答 案:錯
2、媒體同情或贊頌罪犯也是渲染暴力的一種行為。
答 案:對
3、強調“最小傷害”原則,會影響到報道的客觀、公正。
答 案:對
單選題
1、毛澤東第一次系統(tǒng)地闡述社會主義社會矛盾問題的著作是()。
- A:《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
- B:《論人民民主專政》
- C:《論十大關系》
- D:《矛盾論》
答 案:A
解 析:毛澤東在1957年2月所作的《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系統(tǒng)論述了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理論。毛澤東關于社會主義社會矛盾的學說,科學揭示了社會主義社會發(fā)展的動力,以獨創(chuàng)性的內容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寶庫,為正確處理社會主義社會各種矛盾、創(chuàng)造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和政治環(huán)境,提供了基本的理論依據(jù),也為后來的社會主義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B項,《論人民民主專政》論述了即將成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性質,各階級在國家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國家對內、對外政策等。C項,《論十大關系》初步總結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明確提出要以蘇聯(lián)為鑒,獨立自主地探索適合中國情況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D項,《矛盾論》是為了克服存在于中國共產黨內的嚴重的教條主義思想而寫的。
2、“發(fā)展才是硬道理”“發(fā)展是黨執(zhí)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發(fā)展是解決中國一切問題的總鑰匙”,這是對社會主義建設歷史經驗的深刻總結。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是要靠自己的發(fā)展,而發(fā)展的根本目的是()。
- A:增強綜合國力
- B:體現(xiàn)社會主義優(yōu)越性
- C: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 D:增進民生福祉
答 案:D
解 析: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增進民生福祉是發(fā)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fā)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yī)、老有所養(yǎng)、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深入開展脫貧攻堅,保證全體人民在共建共享發(fā)展中有更多獲得感,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3、2017年9月4日,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在廈門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本次會晤主題是()。
- A:“金磚國家伙伴關系一一全球發(fā)展的強有力因素”
- B:“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
- C:“展望未來、共享繁榮”
- D:“金磚國家致力于全球穩(wěn)定、安全、繁榮的伙伴關系”
答 案:B
解 析:金磚國家領導人第九次會晤于2017年9月3日至5日,在福建省廈門市舉辦。中方期待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圍繞““深化金磚伙伴關系,開辟更加光明未來”的主題,推動各方加強團結協(xié)作,完善全球治理;深化務實合作,實現(xiàn)互利共贏;密切人文交流,夯實民意基礎;加強機制建設,完善合作平臺。
多選題
1、公民有無民事行為能力受()因素影響。
- A:身份
- B:年齡
- C:民族
- D:智力
答 案:BD
解 析: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是指法律確認的自然人通過自己的行為從事民事活動,參加民事法律關系,取得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能力。法律特征包括:①民事行為能力由國家法律加以確認。②民事行為能力與公民的年齡和智力狀態(tài)直接相聯(lián)系。③民事行為能力依法定條件和程序不受限制或取消,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④18周歲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6周歲以上不滿18周歲的公民,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10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10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
2、下列作品中,屬于《人間喜劇》系列的是()。
- A:《霧都孤兒》
- B:《城堡》
- C:《高老頭》
- D:《歐也妮.葛朗臺》
答 案:CD
解 析:巴爾扎克是19世紀法國偉大的批判現(xiàn)實主義作家,在30至40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chuàng)作了大量作品,寫出了91部小說,合稱《人間喜劇》。《人間喜劇》有“社會百科全書”之稱,它真實地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描寫了貴族階級注定滅亡,揭露了資產階級的貪婪、掠奪和一切建立在金錢基礎上的社會關系。其中著名的篇章有:《舒昂黨人》《高老頭》《歐也妮.葛朗臺》《高利貸者》《古玩陳列室》《紐沁根銀行》等。
3、《詩經》分為()類。
- A:風
- B:賦
- C:頌
- D:雅
答 案:ACD
解 析:《詩經》是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原為311篇,現(xiàn)存詩305篇,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葉(約公元前11世紀到公元前7世紀)約500年的詩歌。《詩經》分“風”“雅”“頌”三大類。
主觀題
1、EFP電子現(xiàn)場制作
答 案:EFP(ElectronicFieldProduction)即電子現(xiàn)場制作,簡方之就是用轉播車在現(xiàn)場制作節(jié)目或現(xiàn)場轉播的活動。無論是現(xiàn)場轉播還是現(xiàn)場錄像,電視鏡頭的拍攝、錄制和編輯都是與事件發(fā)生發(fā)展同步進行的,因此現(xiàn)場感特別強。
2、設想你是某地電視臺記者,在得知下列消息后即著手準備該事件的電視后續(xù)報道。請你至少從三個方面提出報道預案,同時擬定題目和基本報道思路。錢塘潮沖倒觀潮客20余人受傷昨天下午1時30分許,錢塘江流域浙江海寧市老鹽倉回頭潮觀潮點附近出現(xiàn)大潮,潮水沖上塘壩,造成20佘名觀潮者受輕傷,其中在現(xiàn)場維護秩序的5名公安干警也受了輕傷。早報記者了解到,受傷人員隨后被送到了海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救治。該院外科主任胡醫(yī)生介紹,除9人需要住院治療外,其余人員受傷都較輕,在急診進行簡單的處理后已離開醫(yī)院。
答 案:三個方面為:探求事故原因、強化防護措施、救治受傷人員等。(15分)
3、設想你是電視記者,在得知下列消息后即著手準備該事件的電視后續(xù)報道。請將你擬進行電視采訪的內容、對象、方式、場所等做一個闡述。廣州珠寶價格年年漲吸引投資專家稱超五成為假貨據(jù)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廣州近來有市民投資寶石,但有專家說:超過五成的珠寶玉石有假,而目前市面上99%的琥珀都是假的。近年,廣州市的珠寶價格年年漲,年均漲幅是在30%左右,但到去年這個價格成為跳躍式上漲。價格上漲的確吸引不少人來投資。而廣州珠寶玉石的售價,比北京、上海都明顯的便宜。由于人們的認知度不夠,市面上像碧璽、壽山石還有琥珀,鑒定為假的比例也都是最高的。專家稱,目前市面上99%的琥珀都是假的。造假的手法一是用聚酯假冒琥珀,二是將細碎的琥珀壓融后,做成大琥珀。所以說,投資有風險,市民還是要擦亮眼睛,以免上當。
答 案:要點及評分標準:后續(xù)報道可從以下方面進行電視采訪:(1)玉石珠寶漲價、造假等實際情況;(2)玉石珠寶商店顧客購買場景;(3)尋找購買玉石珠寶的人,談談上當情況;(4)其他相關方面。這是一則針對相關報道要點進行闡述的題目。首先,應當針對題目以及所給材料明確需要報道事件的背景以及要求,再根據(jù)電視報道的要素以及特點,明確報道地點、采訪對象以及采訪方式和內容。另外,材料分析題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是:解題的和思路應當緊扣材料所反映的內容與要點,不能脫離材料,應當善于抓住材料中反映主題和要點的語句,以打開解題思路。比如,本題,材料中點明了有兩個報道要點,即“漲價”與“造假”,因此后續(xù)報道的重點應當圍繞著這兩個要點展開。記者應當充分挖掘新聞事實來支撐這兩個要點,多方聽取聲音,這樣就能比較準確地鎖定各采訪對象人群以及采訪地點。另外,采訪方式應當符合電視報道的特點,在尊重新聞事實的同時,挖掘受眾感興趣的新聞事實,做到重點突出,客觀報道。
論述題
1、黨的十八大決定,圍繞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在全黨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請結合新聞戰(zhàn)線宣傳工作實際,論述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和意義。
答 案:群眾路線思想的內涵是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1)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內容
群眾路線思想在當前新聞工作中的主要內容和表現(xiàn)形式有“三貼近”原則的學習和走轉改活動落實:
①“三貼近”原則
新聞宣傳和新聞改革要堅持和落實“三貼近”原則,即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
a.貼近實際,就是立足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最大的實際,真實反映改革開放和現(xiàn)代化建設的實踐,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加具體實在、扎實深入;
b.貼近生活,就是深入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把握社會主流,從生活中挖掘生動事例,使宣傳思想工作更加入情入理,富有生活氣息;
c.貼近群眾,就是以人為本,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使宣傳報道更好地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②走轉改
走轉改是走基層、轉作風、改文風的簡稱,進一步落實新聞報道三貼近要求、增強新聞宣傳吸引力感染力、加強新聞隊伍建設的重要舉措,更加落實了群眾路線在新聞工作中的貫徹。
(2)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的意義
①群眾觀點是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群眾立場是決定我們黨的性質的根本政治問題,也是決定新聞工作性質的根本政治問題。群眾立場要求新聞工作始終站在人民立場上,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說話。堅持三貼近,堅持群眾路線,保證新聞信息真實準確,增強新聞宣傳的吸引力、感染力。
②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能更好地履行新聞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大局、服務人民群眾的宗旨,加深對基本國情的理解,加深對黨和國家政策的理解,對人民群眾生活狀態(tài)的理解,把握正確輿論導向。
③有利于推進新聞改革創(chuàng)新,把鏡頭和話筒更多地對準基層,充分發(fā)揮新聞媒體聯(lián)系黨和人民的紐帶作用,多用貼近群眾的生動事例,多用群眾生動活潑的語言,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真實反映社情民意。
④促進新聞工作讓群眾滿意。要把人民群眾滿意作為評價檢驗新聞工作的第一標準,把群眾意見作為衡量新聞工作長短優(yōu)劣的最好尺子,新聞作品的評選評比注重群眾感覺,增加群眾的話語權、評判權,讓新聞工作經得起實踐、人民和歷史的檢驗。
2、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是否可以協(xié)調,結合最近幾年的廣播電視現(xiàn)象,論述如何協(xié)調兩者的關系。
答 案:隨著市場的穩(wěn)定和發(fā)展,新聞傳媒在全社會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出現(xiàn)空前高漲,隨著公眾認識和觀念的不斷提升,新聞傳媒的后續(xù)影響力將會越來越大。對此,必須認真分析新聞傳媒行業(yè)生存、繁榮和發(fā)展的緊密關系,以更好地服務社會發(fā)展,實現(xiàn)對于公眾價值觀念的影響和引導,發(fā)揮媒體宣傳作用,穩(wěn)定社會發(fā)展,進一步促進新聞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可以協(xié)調,兩者的協(xié)調可從以下幾點開展:(1)社會效益放在首位,這是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的性質決定的,強調和突出社會效益,為革命服務,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為世界的和平與發(fā)展服務。
(2)社會效益優(yōu)先,必須堅持黨性原則。只有如此,才能做到三貼近,從而適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發(fā)展要求。
(3)社會效益優(yōu)先,實現(xiàn)兩個效益的統(tǒng)一,是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的一貫主張。
(4)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屬于先進文化的一部分,可以促進生產力發(fā)展,創(chuàng)造物質財富,滿足人民需要。精神和物質可以相互轉化。
(5)提高經濟效益是新聞媒體自身發(fā)展和壯大的客觀需要。要遵循新聞媒體的內在規(guī)律,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要求,重視經濟規(guī)律,改善和加強經營工作。
(6)科學處理兩個效益的矛盾。以湖南電視臺為例,近年來,湖南衛(wèi)視在媒體融合的大背景下,堅持守正創(chuàng)新、堅守黨媒屬性,做到“黨媒姓黨,絕對忠誠”,新近推出的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特別節(jié)目《青春在大地》對藝術地詮釋重大主題進行了積極探索;對電視節(jié)目如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做到“社會效益放在首位,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統(tǒng)一”,進行了成功實踐?!肚啻涸诖蟮亍穲猿忠匀嗣駷橹行牡膭?chuàng)作導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以“三小”映襯“三大”,在節(jié)目的人物定位、敘事結構、表現(xiàn)手法上進行了大膽創(chuàng)新,是一部叫好又叫座,既有意思又有意義的匠心之作。
3、請結合當前我國加強國際傳播能力構建的任務,談談新聞工作者需要把握哪些方面?
答 案:作為外宣新聞工作者,一定要認真把握十九大的重大意義和豐富內涵,聯(lián)系實際,以問題為導向,步步為營,久久為功,推進國際傳播能力建設,使之與我國的國際地位相適應。具體內容如下:(1)堅持對外宣傳工作的基本原則①黨性原則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堅定自覺地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維護中央的權威。
②三貼近原則堅持三貼近是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tǒng)領宣傳工作的必然要求,是堅持和貫徹黨的思想路線和群眾路線的必然要求。堅持三貼近,努力增強對外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③實事求是原則無論是口頭宣傳、文字宣傳,還是聲像宣傳,都應堅持報道的真實性,用事實說話,通過事實本身的力量來說服人。只有堅持報道的真實性,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④思想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宣傳中既要注意宣傳內容的思想性,又要注意表達方法的藝術性,做到內容和形式的統(tǒng)一,思想性和藝術性的統(tǒng)一。
(2)加強對外話語體系建設
①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中的“文化”,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最獨特的精神標識,為對外話語體系建設提供了最深厚的文化底蘊。
②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實踐,充分發(fā)揮哲學社會科學的源頭作用要著力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尤其在話語體系建設方面要充分體現(xiàn)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③用中國實踐升華中國理論進入新時代,我們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正在統(tǒng)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xié)調推進“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踐行新發(fā)展理念,建設現(xiàn)代經濟體系,在國際舞臺上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新型大國關系,共建“一帶一路”等,為建設話語體系提供了實踐基礎,為升華中國理論提供了豐富滋養(yǎng)。
(3)創(chuàng)新對外宣傳方式
①拓展平臺、渠道和終端要建立海外機構,實現(xiàn)國際本土化運作。對外機構應結合自身實際,根據(jù)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特點,尋找當?shù)睾献骰锇?。地域布局上應以發(fā)展中國家為基礎,以發(fā)達國家、周邊國家和地區(qū)為重點,建立覆蓋廣泛、重點突出、層次分明的走出去新格局。目前,包括人民文學出版社、中譯出版社、大百科全書出版社、五洲傳播出版社、外文社等多家出版社已通過與海外伙伴聯(lián)合成立國際編輯部等形式進行了開拓市場的有益嘗試。
②優(yōu)化方法手段要合作傳播,講好世界故事。以“借船出?!薄敖枳煺f話”“借筒傳聲”為特色的合作傳播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的有效途徑,既可以共享、共贏,實現(xiàn)本土化運作,也可以進行內容、技術優(yōu)化配置,實現(xiàn)低成本運營。
③豐富產品形態(tài)創(chuàng)新外宣融媒體理念,應擁有“互聯(lián)網思維”和“融合思維”。互聯(lián)網時代下,外宣工作理念應與時俱進,突破傳統(tǒng)媒體的思維框架,擁有并善用互聯(lián)網介質來思考問題。同時,外宣工作理念還應具備“融合思維”,要善于對傳統(tǒng)媒體和新媒體進行有序有效整合并發(fā)生融合“化學反應”,使外宣融媒體發(fā)揮出“1+1>2”的整合效應。
(4)提高議題設置能力
①把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對外傳播的首要議題。
②聚焦彰顯中國制度、中國道路、中國方案、中國主張、中國智慧優(yōu)越性的重大實踐。
③著力報道全球聚焦的中國事務。
④積極回應國際社會“認知錯位”的關鍵問題。
(5)講好中國故事
①以中國夢為引領。
②傳播好當代中國價值觀念。
③用好豐富的資源和素材。
④堅持講事實講形象講情感講道理。
(6)傳播好中國聲音
①要當好中國價值的傳播者。
②要大力發(fā)掘西方媒體回避的事實,發(fā)出與西方不同的聲音,不做西方媒體的傳聲筒,更不做西方觀點的搬運工。
③要堅定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fā)展利益,堅定維護國際社會公平正義、維護國際道義,在復雜的國際輿論斗爭中始終頭腦清醒、立場堅定、態(tài)度鮮明,敢于善于開展國際輿論斗爭。
(7)展現(xiàn)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我們要滿懷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向世界展示一個真實、立體、全面、多彩的中國。要求包括:
①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引領。
②理直氣壯地向世界說明中國對全球的貢獻。
③重點展示好四個“大國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