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廣播電視編輯記者每日一練《廣播電視業(yè)務》6月10日專為備考2023年廣播電視業(yè)務考生準備,幫助考生通過每日堅持練習,逐步提升考試成績。
單選題
1、()是一篇消息中最不能缺少的部分。
- A:背景
- B:描寫
- C:主題
- D:議論
答 案:C
解 析:消息是一種簡明扼要、迅速及時地報道新聞事實的體裁。它是各種新聞媒介運用最多,最經常的新聞形式。一篇消息中最不能缺少的部分是主題。
2、新聞評論寫作或制作過程的主要任務和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是()。
- A:提出論點
- B:分析和論證
- C:總結
- D:引申
答 案:B
解 析:新聞評論寫作或制作過程的主要任務和中心環(huán)節(jié),就是分析與論證。在這個過程中,借助于論據(jù)的提出和對論據(jù)的分析、議論,將事與理、虛與實、點與面、破與立有機地結合起來,最終提出結論或意見、建議。
3、《東方時空》是()。
- A:新聞性欄目
- B:專題性新聞欄目
- C:教育性新聞欄目
- D:專欄型新聞欄目
答 案:A
多選題
1、編后話的作用體現(xiàn)在()
- A:提示說明
- B:評價事實
- C:表明態(tài)度
- D:強調補充
- E:提醒建議
答 案:ABCDE
解 析:編后話有四個作用:提示說明,評價表態(tài),提醒建議,強調補充。所以此答案應為ABCDE。
2、調查性報道著重展示的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過程包括()。
- A:新聞編輯的過程
- B:新聞事實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
- C:記者調查的過程
- D:新聞制作的過程
答 案:BC
解 析:調查性報道,是指報道者通過自己比較長期而完整的親自積累、觀察與最近的調查研究,對某一或某類社會事實或社會現(xiàn)象所進行的深入、系統(tǒng)或深入詳細的報道。調查性報道是深度報道的一種,著重展示的是新聞事實發(fā)生發(fā)展的過程和記者調查的過程兩種不同形態(tài)的過程。
3、“情景再現(xiàn)”手法的使用原則是()。
- A:新聞節(jié)目一般不主張使用
- B:審慎使用
- C:不宜詳細展開犯罪過程
- D:不宜使用誤導或夸張的方式
答 案:ABCD
解 析:情景再現(xiàn)對事實經過了藝術化的加工,帶有創(chuàng)作者的主觀色彩,因此作為一種輔助手段,電視新聞一般不主張使用,要謹慎、適度、有限地使用,避免濫用和泛用,同時,情景再現(xiàn)是以事實為基礎,不宜使用誤導或夸張的方式,對于犯罪新聞等不用做詳細闡述,要體現(xiàn)人文關懷,防止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主觀題
1、根據(jù)如下背景材料,以《中國膠片時代畫上句號》為主題策劃一個系列報道,其中包括至少五個獨立報道(分別列出標題,簡要說明擬報道的主要內容即可)。并以此為例說明什么是系列報道,系列報道的基本特點有哪些。樂凱痛別彩色膠卷膠片三巨頭只剩富士這標志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畫上句號在數(shù)碼大潮的沖擊下,曾經的“中國膠卷之王”樂凱終于痛下決心放棄膠卷業(yè)務。昨日,樂凱發(fā)布公告稱將停止生產彩色膠卷,這也標志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畫上句號。數(shù)碼時代,膠片如同古董,曾經的膠片巨頭們也命運不一:柯達申請破產保護,樂凱轉型光學薄膜。曾經的三大膠片巨頭中,只剩富士還在繼續(xù)生產膠卷。樂凱轉攻光學薄膜制造盡管上市公司仍叫樂凱膠片,但不久之后樂凱膠片就只是記憶了。樂凱昨日發(fā)布公告稱,由于數(shù)碼影像對銀鹽影像產品的替代作用,導致近幾年彩色膠卷的市場需求量急劇下降,該產品已無法實現(xiàn)經濟批量生產。經樂凱董事會研究決定,停止彩色膠卷的生產,并授權公司總經理負責清理與彩色膠卷相關的專用資產的工作。同時努力做好庫存彩色膠卷的銷售工作。事實上,膠卷早已不再是樂凱的主營業(yè)務。早在2005年,樂凱就開始轉型光學薄膜制造,而且被業(yè)界奉為傳統(tǒng)膠片巨頭成功轉型的代表。2010年,彩色膠卷只占到樂凱集團銷售收入的約1%。雖然樂凱2012年中報顯示,彩色相紙銷量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5%以上,但主要從事彩色膠卷制造的樂凱全資子公司汕頭樂凱膠片有限公司連年虧損,終于導致樂凱痛下決心與彩色膠卷業(yè)務說再見。而這也標志著中國的“膠片時代”正式宣告結束。富士孤獨堅守膠卷業(yè)務樂凱曾是“中國膠卷之王”,在膠卷、相紙等領域堪與柯達、富士等相抗衡。2003年,其憑借與柯達聯(lián)盟,兩者的市場份額合計超過國內膠卷份額的70%以上。但2007年,樂凱“斷臂”柯達,加速轉型光學薄膜制造。此后,樂凱與彩色膠片的分手其實只是時間問題。不獨樂凱,曾經的膠片巨頭們仍在繼續(xù)從事膠卷業(yè)務的已所剩無幾。今年1月,柯達申請破產保護,宣告了全球膠片時代的結束。上月下旬,柯達又意向出售攝影膠卷和相紙業(yè)務,以期盡快完成重組。目前,柯達、富士、樂凱三大膠片巨頭中,唯一還對膠卷業(yè)務戀戀不舍的只剩富士一家。此前,富士在接受羊城晚報記者采訪時曾堅定地表示:“即使其他公司都放棄膠片,富士也仍然會堅持做。”
答 案:評分標準:(1)列出五個不同但與主題相關的新聞標題并簡述其內容,即可得6分以上,按照其廣度(多角度、多側面)和深度(選材重大、深入),最多得10分。(2)答出系列報道的定義,得4分;答了但不全,得2分。知識點(定義):圍繞同一新聞主題從不同側面、不同角度作多次、成組的報道。多個獨立報道沒有外在的連續(xù),卻有內在的必然聯(lián)系,集合在同一主題思想下,以求對新聞事實作比較系統(tǒng)全面,有一定深度的報道。(3)答出系列報道的三個基本特點,每個2分。知識點(特點):集中性、廣博性、深刻性。
2、運用你所掌握的知識,為某電視臺擬訂一個報道第十二屆大運會的報道策劃方案。
答 案:答題提示:制訂策劃方案時要把握好以下幾個環(huán)節(jié):①確定并寫清楚策劃的指導思想,即為什么要搞這個策劃報道。②報道的主要內容和形式要有創(chuàng)新之處,特別是與過去搞過的相同選題的策劃相比更要有新的創(chuàng)意。③策劃方案要明確報道分幾步(幾個層次),每一步報道的主要內容,報道的長度、總量都要確定。④確定報道形式,是采用消息、專題、評論,還是連續(xù)報道等。⑤明確分工,確定責任人。⑥安排好時間,有序進行。
3、簡述正面宣傳與新聞批評的關系。
答 案:(1)正面宣傳和新聞批評都是新聞事業(yè)運用新聞手段來反映社會生活的一種手段。(2)正面宣傳,指的是對社會主流與光明面所進行的肯定性和贊揚性的報道與評價;新聞批評,是指運用新聞手段對社會不正之風和消極腐敗現(xiàn)象及落后反動勢力所作的揭露和批評。(3)我國社會主義新聞事業(yè)要堅持正面宣傳為主,不要大量集中展示消極面。社會生活中需要進行批評和揭露的事情,不能都搬到報紙、廣播和電視上來,批評性報道的內容要有所選擇,不能搞“有聞必錄”。一個時期內,批評性報道不能過于集中,以免引起負作用。
寫作題
1、這是新華社2011年的一篇報道。請將該報道改編成廣播電視新聞專稿,要求從語言到結構均符合廣播電視特點,字數(shù)500字左右。走基層“找水書記”抗旱記
位于黔桂交界的廣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是當前西南大旱的重災區(qū),旱情50年一遇,大量農作物絕收,部分群眾飲水困難。
15日下午,記者隨者保鄉(xiāng)黨委書記張愷婧前往雅口村那哄屯一個水源點查看村民取水情況。山間小路崎嶇不平,一邊是山坡,一邊是不見底的山溝,只能容一人通過。從找泉眼、建集水池到組織村民挑水......
此次已是張愷婧第4次來到這個水源點。雖然是女性,但張愷婧并不文弱。她帶領鄉(xiāng)村干部和群眾扛著鋤頭,一個山溝一個山溝地找水源,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找水書記”。
對于“找水書記”,記者并不陌生。去年大旱時,記者在這個縣采訪,曾偶遇時任平班鎮(zhèn)鎮(zhèn)長的張愷婧。當時她穿著迷彩服,正風風火火地帶領鎮(zhèn)里的干部和群眾抗旱送水、巡山防火。張愷婧是當?shù)赝辽灵L的仡佬族,今年4月份到者保鄉(xiāng)任黨委書記。上任伊始,就恰遇大旱,找水、送水、統(tǒng)計缺糧戶就成了她和全鄉(xiāng)干部的中心工作?!拔颐刻煲坏睫k公室,就要查看哪個村、哪個學校需要送水,然后一一落實,生怕遺漏了一個地方。”她說。
那哄屯十多人的挑水隊伍以留守老年婦女為主。一位農婦一只手拿著鋤頭,肩上挑著兩桶水,身后還背著小孫子。盡管山路崎嶇不平,但他們挑得穩(wěn)、走得快,隨行的記者必須加快腳步才跟得上。
“找到水源了,也要節(jié)約用水,要保護好水源點,不要被污染或破壞,以后還要在周圍種幾棵芭蕉以保持水分?!睆垚疰憾诖迕駛儭?br />返程路上經過一塊絕收的稻田,張愷婧蹲在龜裂的田地上對記者說,這旱情不知會持續(xù)到什么時候,真希望社會各界能伸把手,幫助修建一些水柜、水塘等抗旱項目。
答 案:【標題】找水書記:不讓一戶因災斷水,不讓一人因旱受渴【導語】(本報訊,記者XXX)廣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縣當前遭遇50年一遇旱情,大量農作物絕收,部分群眾飲水困難,黨委書記張愷婧帶領村民找泉眼、建集水池、組織村民挑水。
【正文】15日下午,記者隨者保鄉(xiāng)黨委書記張愷婧前往雅口村那哄屯一個水源點查看村民取水情況。此次已是張愷婧第4次來到這個水源點。雖然是女性,但張愷婧并不文弱。她帶領鄉(xiāng)村干部和群眾扛著鋤頭,一個山溝一個山溝地找水源,被群眾親切地稱為“找水書記”。
【音響】“我每天一到辦公室,就要查看哪個村、哪個學校需要送水,然后一一落實,生怕遺漏了一個地方?!睆垚疰赫f。
那哄屯十多人的挑水隊伍以留守老年婦女為主。一位農婦一只手拿著鋤頭,肩上挑著兩桶水,身后還背著小孫子。盡管山路崎嶇不平,但他們挑得穩(wěn)、走得快,隨行的記者必須加快腳步才跟得上。
“找到水源了,也要節(jié)約用水,要保護好水源點,不要被污染或破壞,以后還要在周圍種幾棵芭蕉以保持水分?!睆垚疰憾诖迕駛?。
【音響】返程路上經過一塊絕收的稻田,張愷婧蹲在龜裂的田地上對記者說,這旱情不知會持續(xù)到什么時候,真希望社會各界能伸把手,幫助修建一些水柜、水塘等抗旱項目。
2、根據(jù)所給材料撰寫一則(或電視)新聞導語。北京市衛(wèi)生局將嚴厲打擊餐飲行業(yè)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昨天,北京市衛(wèi)生局召開會議對2010年衛(wèi)生監(jiān)督工作進行了總結,并且計劃了今年的衛(wèi)生法制監(jiān)督工作。針對現(xiàn)在層出不窮的食品安全問題,北京市衛(wèi)生局按照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管局要求和北京市政府的工作部署,成立局長任組長的領導小組,分三階段采取八項措施深入開展嚴厲打擊餐飲服務行業(yè)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這些措施主要包括對餐飲單位負責人進行培訓,督促餐飲服務單位自查自糾,要求有自制火鍋底料、飲料和調味料的餐飲機構及時向衛(wèi)生監(jiān)督機構備案并在店堂內醒目公示,增加食品添加劑抽樣檢測力度,對食品非法添加行為按照上限實施處罰等。飲食服務單位也相應做出了倡議與承諾,在會議上,華天飲食集團副總經理高文慧向全市餐飲企業(yè)發(fā)出了倡議,眉山東坡酒樓等九家餐飲企業(yè)代表現(xiàn)場簽訂了承諾書,承諾將認真履行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在食品添加劑方面嚴格律己,主動接受社會監(jiān)督。
答 案:①篩選新聞信息,掌握材料要點,確定新聞要素。②根據(jù)材料特點,確定導語類型。③符合視聽規(guī)律。④語言簡練,具體形象。
3、請根據(jù)下列材料寫一篇700字左右的時評,題目自擬。一看到“給豬建別墅”的標題,就如聽到“有人看到鬼”的消息那樣亢奮不已。網友不問真假地亂傳,時評家不看細節(jié)地亂評,躺著中槍的那些無辜者只能暗罵一句“媒體真不是個東西”據(jù)某媒體報道:江蘇睢寧給豬建別墅,專家稱豬心情好肉質更好——竟然給豬建別墅?并且還是為了讓豬心情好?這種充滿奇談怪論的新聞,自然吸引了公眾的眼球。其實,如果細看一下報道全文并核實一下消息源,就會知道,這個“別墅”是打了引號的,并非真正耗資給豬建別墅,而是當?shù)匾患移髽I(yè)創(chuàng)新的一種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和生態(tài)養(yǎng)殖,“別墅”不過是能夠變廢為寶的生態(tài)豬舍。
答 案:聾子聽到啞巴說瞎子看到鬼了--------真新聞與假傳播最近媒體報道:江蘇睢寧給豬建別墅,專家稱豬心情好肉質更好——竟然給豬建別墅?并且還是為了讓豬心情好?這種充滿奇談怪論的新聞,自然吸引了公眾的眼球。其實,如果細看一下報道全文并核實一下消息源,就會知道,這個“別墅”是打了引號的,并非真正耗資給豬建別墅,而是當?shù)匾患移髽I(yè)創(chuàng)新的一種現(xiàn)代農業(yè),發(fā)展循環(huán)經濟和生態(tài)養(yǎng)殖,“別墅”不過是能夠變廢為寶的生態(tài)豬舍。在環(huán)境污染形勢嚴峻的語境下,加上食品安全丑聞頻發(fā),這本應是一條塑造企業(yè)形象、推廣生態(tài)理念、宣傳生態(tài)養(yǎng)豬的正面新聞,可在浮躁的傳播生態(tài)中,竟傳成了一條給當?shù)卣拖嚓P企業(yè)帶來很大壓力,甚至哭笑不得的負面新聞。問題就在那個“給豬建別墅”上,很多人根本不看新聞內容,不去核實新聞源,就開始以訛傳訛歪曲事實。他們將新聞標題上一個“比喻”當成了事實,不是細看新聞作出判斷,而是只看了標題,就開始根據(jù)自己的想象去構造事實,并據(jù)此作出判斷。將造價相對較高的“生態(tài)豬舍”誤讀成“別墅”,還是可以理解的??墒?,將一家企業(yè)的行為,看成是政府行為,不分青紅皂白就將板子打到地方政府身上,就完全不能理解且不可原諒了。生態(tài)豬舍是企業(yè)搞的,政府有何辜?這樣的指鹿為馬和胡說八道,讓躺著中槍的政府情何以堪?竟然分不清這豬舍是政府建的,還是企業(yè)建的,就妄言什么“政績樣板給官帽子頂子添加花翎”,實在貽笑大方了。顯然,這是根本沒有讀新聞的內容,而是只看標題就匆忙寫出了評論,帶著對政府先入為主的偏見就認定為“政績工程”,殊不知,這一次擺了個大烏龍:壓根兒就是一個純粹的企業(yè)行為,與政府沒有半點兒的關系。聾子聽到啞巴說瞎子看到鬼了,傳播鏈就是如此。一看到“江蘇睢寧給豬建別墅”的標題,就如聽到“有人看到鬼”的消息那樣亢奮不已。奇聞消費快感中的人,是沒有耐心細讀新聞和核實新聞源的,不會問這消息是真還是假,不會問這個“別墅”到底是什么東西,不會問這消息是誰傳播的,不會問這“別墅”是睢寧的什么人建的,不會問為什么要建這些別墅,才不管是“聾子聽到啞巴說瞎子看到”的,才不管里面的專業(yè)介紹。這消息那么好玩,那么符合自己的想象,那么方便作出“政府亂花錢建政績工程”的批判,于是,在這個浮躁的傳播生態(tài)中,虛假信息和口水評論就以驚人的速度傳播開了。網友不問真假地亂傳,時評家不看細節(jié)地亂評,躺著中槍的那些無辜者只能暗罵一句“媒體真不是個東西”、“媒體的話還能相信嗎”。媒體的公信力,就是一次次在這種浮躁的傳播生態(tài)中失去的。
簡答題
1、簡述廣播電視采訪中現(xiàn)場觀察的主要內容。
答 案:現(xiàn)場觀察指記者在新聞事件發(fā)生的現(xiàn)場、新聞人物活動的現(xiàn)場進行的目擊采訪,是對客觀事實進行由表及里的察看與思考活動,借以印證線索、搜集素材、獲得第一手材料?,F(xiàn)場觀察的主要內容包括:(1)觀察捕捉事物變動的態(tài)勢,把握新聞事件的進程,要注意采錄具體生動的情節(jié)。有些重大新聞事件具有突然性,記者趕赴現(xiàn)場時,事件本身已經過去,但仍然有跡可循,有象可察,記者可以從現(xiàn)場殘余的細節(jié)中通過推斷看出問題來。
(2)觀察捕捉新聞事件發(fā)生現(xiàn)場的環(huán)境和氣氛,捕捉典型的場景、細節(jié)和現(xiàn)場氣氛信息,是體現(xiàn)新聞報道生動感人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對于廣播電視而言,對新聞事實感性地傳達正是其傳播優(yōu)勢所在,記者要注意發(fā)現(xiàn)和捕捉這種瞬間印象。
(3)觀察捕捉最能表現(xiàn)事物特征的細節(jié),人物的外表特征、動作以及情緒變化等。這些特征和細節(jié)往往包含著富有傳播價值的信息。
2、簡述假新聞的危害。
答 案:真實性是新聞報道的根本保證。然而,自新聞行業(yè)誕生以來,假新聞就屢禁不止,假新聞會破壞行業(yè)秩序甚至社會的穩(wěn)定,其危害有以下幾點:(1)損害媒體公信力
“新聞以真實作為其職業(yè)生命,失去真實性,就失去了新聞業(yè)的職業(yè)合法性”。真實是新聞的底線,一旦逾越,新聞媒介的公信力將會大大受損。例如,2002年6月22日下午3時30分左右,山西省繁峙縣義興寨金礦區(qū)發(fā)生特大爆炸,38名金礦礦工不幸罹難,新華社駐山西分社的鄯寶紅、安小虎、王東平、譚旭,《山西經濟日報》的蘇勇,《山西法制報》的劉玉柱、白建芳、閻珍壽,《山西生活晨報》的魏停、樊武杰、郭龍11名新聞記者在采訪事故過程中收受當?shù)赜嘘P負責人及非法礦主賄送的現(xiàn)金、金元寶,對礦難經過進行虛假報道。這一虛假報道在2003年被新華社曝光,導致人們對于新聞媒體的信任極度降低。在媒體多元化的今天,受眾獲取信息的渠道和途徑不斷豐富。從只有報紙、廣播、電視等傳統(tǒng)的媒介,擴展到互聯(lián)網領域。當群眾的知情權受到侵害時,必然會對媒體進行重新認知和選擇,媒體失去了受眾,就失去了立身之本。
(2)損害事件相關主體的形象
2017年十大假新聞中的“‘姚方案’因被認為不合國情全遭否決”。報道稱:國內知名籃球媒體人楊毅在其公眾號中爆料,此前,在封閉進行的中國籃球代表大會上,剛剛接任籃協(xié)主席的姚明提出了聯(lián)賽改革方案,包括延長聯(lián)賽,聯(lián)賽實行南北分區(qū);縮短國家隊的集訓時間,采取美國“夢之隊”式的邀請制度;取消亞洲外援,實行四節(jié)四人次方案,結果全部遭否決,而事后證實,這是個假新聞。假新聞因為涉及體育領域和體育明星姚明而備受關注,甚至有人批判中國籃球代表大會是封閉的中國籃球大會。假新聞,不僅對中國籃球的聲譽有負面影響,而且對假新聞中的核心人物姚明的名譽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又如“河南大學生娶同學媽媽”這樣的假新聞,自然對假新聞中的核心地點河南的形象造成損害。
(3)損害社會和諧,擾亂社會秩序
有些假新聞帶有話題上的煽動性和敏感性,大規(guī)模傳播,會產生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例如,前幾年的“福島核泄漏需要囤鹽”的假新聞險些造成當時的“鹽荒”;2017年“十大假新聞”中的“留守女童被老師強奸,警方不予立案”,讓人們憂慮師德的喪失;“樂天董事長說中國人沒骨氣”,讓人們產生了無端的憤怒。此類假新聞具有嚴重的社會危害,擾亂社會秩序,威脅社會穩(wěn)定。
(4)損害公眾的知情權
了解事實的真相與全貌是公眾本應享有的權利,假新聞所傳播的虛假信息其實是對公眾知情權利的侵犯與損害。“留守女童被老師強奸,警方不予立案”這一假新聞最后被查證是“事件舉報人”的謊言,多家媒體在這個新聞的流轉和擴散中起到了助推作用,讓關注女性權益的受眾們受到欺騙,導致有些人也幫助轉發(fā),成為假新聞擴散的元兇之一。
(5)影響新聞行業(yè)的發(fā)展
新聞傳播的環(huán)境本身就是“擬態(tài)環(huán)境”,而假新聞的傳播者為了實現(xiàn)高效傳播,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惜拋棄事件的客觀真實性,將新聞變成了實現(xiàn)自己利益訴求的工具。長此以往,新聞必將失去受眾的信任與關注。這樣被遺棄的將不僅僅是一兩家新聞機構或者一兩個新聞平臺,而是整個新聞行業(yè)都將會面臨生存危機。
3、簡述廣播電視新聞報道中新聞背景材料的作用。
答 案:新聞報道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稱為“新聞背后的新聞”,即用來說明新事實的舊事實。背景材料在新聞報道中的作用包括:(1)說明、解釋,令新聞通俗易懂
面對媒體報道的新聞事實,受眾在理解上往往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障礙。新聞背景解釋、說明的對象通常有兩種:①新聞中的名詞術語;②用來襯托或補充新聞主體的內容。
(2)運用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義,喚起社會關注
許多新聞作品要借助背景材料揭示事物的意義:①媒體報道背后的深層原因;②信息源的需要;③傳播者一方的需要。
(3)用背景進行對比襯托,突出事物特點、顯示變化程度
事物的特點是在比較中存在的。新聞需要借助背景材料,以對比和襯托的方式,反映事物的特點、發(fā)展變化的程序,顯示其新聞性,引起受眾的興趣。
(4)以背景語言加以暗示,表達某種不便明言的觀點
在新聞報道活動中,面對采訪對象提供的情況,記者總會有自己的分析、看法,有自己的立場、態(tài)度。有洞察力的記者,有時還會發(fā)現(xiàn)其中隱含的疑點,預見到可能出現(xiàn)的后果。
(5)借背景為新聞注入知識性、趣味性內涵,使其更可讀
新聞媒體,尤其是廣播電臺、電視臺,在報道新聞、傳播信息的同時,還具有傳播知識、提供欣賞和娛樂的功能。